新冠疫情中发挥重大作用的ECMO叶克膜到底是什么?
在今年新冠疫情的影像下,大家可能接触了解到了一个新名词“叶克膜”,他的全称是体外膜肺氧合( ECMO:Extracorporeal Membrane Oxygenation),名字很难记,简单的可以理解为体外人工肺或人工心肺。
在我国,叶克膜设备数量总和大约为400台,数量十分有限,使用费用十分昂贵。这次的新冠疫情,让人们对叶克膜有了初步的了解,那叶克膜的工作原理到底是什么?可以起到什么作用?
我们来听听叶克膜日本研发中心大阪大学心脏血管外科的泽芳树教授怎么说。
由于ECMO在这次新冠疫情的治疗中发挥了很大的作用,所以ECMO受到了广泛的关注。日本全国有1400台ECMO设备,包括操作机器的专业人员在内,在世界上属于顶级水平。
ECMO不是最终手段而是积极治疗的手段
如果能在适当的时机迅速导入ECMO并维持使用,依靠自己免疫能力可以恢复的人就能治好。但如果使用呼吸机注入100%的氧气也无法完成氧交换时,就是导入ECMO的最佳时机。
不过,对于吸烟人群、过去得过肺炎或其他对肺部有损伤的疾病的人、糖尿病和高血压等基础疾病、体力弱的人、恢复的力量可能就没有那么理想。当中的区别就是能不能得救。有些觉得很难恢复的患者觉,使用3周ECMO后,情况却一点点在好转。
截止到4月12日的数据,日本国由于新冠接受ECMO治疗的有75人。其中,结束治疗36人,恢复25人(69%),死亡11人(31%),剩下的39人还在继续治疗中。
如果新冠病毒导致病情加重,就使得肺部无法工作,再进一步恶化的就发展成“急性呼吸窘迫综合症(ARDS)”。要知道,病情发展到ARDS前,或许还有可以使用的抗病毒药,但一旦病情发展到ARDS,就只能依靠自身的免疫力和病毒战斗了。
那么,在自身免疫力和病毒战斗期间,只能依靠ECMO维持生命。日本不论在设备方面还是技术方面都处于世界领先水平。
ECMO有两种
一种是只代替肺功能,被称为“V-V ECMO”,另一种是代替肺和心脏功能的“V-A ECMO”。
V-V ECMO从静脉中提取含氧量少但富含二氧化碳的血液,在体外进行氧交换后回到静脉,通过心脏向全身输送血液,可以让肺得到休息。
V-A ECMO从静脉中取出血液,在体外进行氧交换后,把血液绕过肺和心脏后返回动脉,可以减轻心肺负担。
使用ECMO并不像使用药物一样可以修复受到损伤的肺。每次呼吸肺部需要反复膨胀和收缩,不停地进行氧交换,如果肺休息了人就会死亡,ECMO的出现可以让肺得到充分休息的同时并维持人的生命,帮助人体恢复功能。这个道理就像我们平时发烧,即使不使用任何药物只要好好休息,自然会退烧恢复健康。
设备和人才都齐全的日本
ECMO的正式研究和引进是从大阪大学医学部附属医院心脏外科开始的。
2000年,为了拯救“休克状态”(由于心脏泵血功能受损、无法输送足够的血液到全身)的病人,开发了“经皮心肺辅助装置(PCPS=percutaneous cardiolmonary support)”,就和前面说的V-A ECMO一样。
虽说是开发,但最初的设备只是将院内的人工心肺泵和人工肺组合在一起,自制的机器。
到了2002年,日本国内的医疗器械制造商开始制造并销售,这个时候才开始慢慢普及。
最初只是心脏外科使用,后来使用范围扩大到心内科,再后来扩大到急救外科。经过20年的发展,日本全国的ECMO数量已经达到了1400台,对应的专业人员配备也非常到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