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讲座 10:从新角度来看病症(下)
我们接着来讲,细菌在人体内,和人体达到了内共生的平衡。如果这种平衡被打破,会怎么样呢?
打破内共生就会带来病
很多药物包括化疗药物、抗生素,很多食物包括糖,都会干扰内共生。内共生关系一旦被打破就会带来病。
首先,细菌移位会带来病。也就是说,细菌跑到不该去的地方了。
细菌如果在它应该待的地方,就是正常菌,或者不会引起严重的问题;如果细菌跑到其他地方,就会变成有害菌。
比如,关于阿尔茨海默症,也就是老年痴呆症病人的研究表明,在这些病人的大脑里,发现了牙周炎的细菌和一些引起口腔溃疡的白色念珠菌。这些菌在口腔里不会引起大问题,但是如果移位进入大脑,那就有可能带来老年痴呆症。
口腔里的细菌如果位移到了其他器官,就会引起疾病
其次,内共生被打破,有害的微生物就会趁虚而入,这样也会带来病。
刚才提到,正常情况下细菌会形成免疫屏障,免疫屏障的最大作用就是阻止其他的微生物来捣乱。
免疫屏障相当于“常驻部队”,但是有时候咱们用抗生素把常驻部队都杀死了,那“土匪”就该捣乱了。
举个例子。很多女生用含有杀菌剂的洗液冲洗阴道,那么接下来反而会引起真菌感染,引起真菌性阴道炎。
在我工作的ICU,因为严重感染必须大剂量应用抗生素的病人,就很容易继发耐药菌的细菌感染或者深部真菌感染。
这些感染很难治,这就是异常微生物入侵引起的。最后,内共生被打破,导致细菌合成化学物质异常,也会带来病。
比如肥胖。研究发现胖人体内“胖菌”多,这些胖菌会分解食物产生乙酸这种物质,乙酸就会让人产生饥饿的感觉,让咱们不停地吃吃吃。
再比如,大脑细胞完成信号传递功能,涉及到主要20多种化学物质,这些化学物质中很多都是由肠道细菌参与合成的。如果肠道菌群紊乱,就会引起精神问题,比如焦虑、抑郁、自闭症等等。
讲到这里,咱们也就明白了打破内共生可以带来很多病。
重建或者恢复内共生,可以治疗疾病
怎么重建或者恢复内共生呢?
第一个建议:少用抗生素。
如果不是严重的或者关键部位的细菌感染,就少用抗生素。能不用最好不用,如果必须用,也要到医院咨询完医生再用。因为抗生素是对内共生破坏最大的药物。
健康人不要动不动就用含杀菌剂的任何洗液或者漱口水。细菌没惹你没捣乱,你也别去主动攻击细菌,它和你不是敌人。
第二个建议:别太干净。
有个著名的卫生假说认为,孩子的成长过程别太干净,要让孩子多和大自然接触,多和宠物接触。孩子从小多和微生物接触,就可以培养出多样性和稳定性更好的肠道菌群。长大以后免疫力反而更健全,更不容易过敏。
产妇能顺产就不要剖腹产。现在研究认为,经过女性产道的婴儿可以迅速建立起第一道多样性更好的肠道菌群。
第三个建议: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比如苹果、梨、魔芋、黑麦、黄豆、青豆、枸杞、石榴、椰子、冬菇。
你会不会认为芹菜是含膳食纤维很高的食物?其实它的膳食纤维含量并不高,充其量在蔬菜里算中等而已。不仅要多吃膳食纤维,还要少吃糖。
多吃膳食纤维丰富的食物
你知道糖可以让人变胖,但原因是什么呢?研究发现,糖阻止了拟杆菌的定值。拟杆菌就是让你变瘦的“瘦菌”。
在我看来,目前所有的研究也只能反应内共生与疾病关系的冰山一角, 但是毫无疑问,内共生给咱们认知疾病和治疗疾病提供了新思路。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