糖尿病科普讲座 04:为什么 Ⅱ 型糖尿病越来越多?
Ⅱ型糖尿病原名叫成人发病型糖尿病,Ⅱ型糖尿病相比Ⅰ型糖尿病更加复杂,多发 35-40 岁之后发病,占糖尿病患者 90% 以上,而且现今发病率越来越高。那么Ⅱ型糖尿病发病原因是什么呢?
Ⅱ型糖尿病与现代生活
早些年“糖尿病”还是个挺陌生的名词,但是近年来,好像身边越来越多的人都得上糖尿病了,而且绝大多数还都是Ⅱ型糖尿病。这是为什么?
在咱们中国,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在过去三十年增长了一倍,现在全中国糖尿病患者已经超过了 1 亿 1000 万人。
这种快速增长的趋势不光中国有,实际上整个发展中国家圈,比如印度、印度尼西亚、巴西、墨西哥等,都能看到类似的趋势。
肥胖是导致Ⅱ型糖尿病最重要的风险因素,肥胖和糖尿病的关系可以从两个层面来理解。首先,大规模的人群研究早就发现,糖尿病和肥胖有非常高的相关性。
在世界范围内,超过 90% 的Ⅱ型糖尿病患者超重,甚至患有肥胖症。反过来,如果一个人的体重超重、身材走样,那他患上Ⅱ型糖尿病的概率也会提高至少三倍。
肥胖使二型糖尿病患者大脑发生异常
关于肥胖和糖尿病之间的相关性,最有说服力的研究来自于生活在太平洋小岛上的居民。以美属萨摩亚的居民为例,这些南太平洋的岛民祖祖辈辈靠海吃海,但是在第二次世界大战之后,便宜的加工食品,比如罐头、薯片和火腿,大量进入这个小岛。
在过去半个多世纪里,这个小岛上的居民迅速吃成了大胖子——在这里,肥胖症的发病率高达 90%,是不折不扣的世界第一。而与此同时,Ⅱ型糖尿病的发病率也增长了差不多 10 倍。现在,每两个萨摩亚成年人中,就有一个Ⅱ型糖尿病患者。
如果仅仅是相关性,其实说明不了太多问题。两件事总是同时出现,不能说明它们之间就一定存在因果关系。想要证明肥胖和Ⅱ型糖尿病之间的因果关系,还需要更强有力的证据。
实际上,这方面的证据也很充分。在实验中,生物学家们给小老鼠吃大量的脂肪,让它们在短短几周内出现肥胖症状。结果就发现,这些小老鼠也会出现明显的Ⅱ型糖尿病症状——血糖升高,而且对胰岛素没有反应。
还有,生物学家们通过操作特定的基因,让小老鼠天生就容易肥胖,结果这些小老鼠也确实更容易患Ⅱ型糖尿病。所以,肥胖确实是诱导Ⅱ型糖尿病的直接原因之一。
日本治疗二型糖尿病的处方药
通过类似的研究思路,可以知道缺乏运动、吃太多的动物脂肪,甚至失眠,也都和肥胖一样,是Ⅱ型糖尿病的发病原因。只是它们的作用,没有肥胖那么大罢了。
肥胖、缺乏运动、吃太多动物脂肪,甚至包括压力太大和失眠,都是现代生活方式的特征。所以Ⅱ型糖尿病的增多是现代生活方式导致的。
Ⅱ型糖尿病的微观发病原因
那Ⅱ型糖尿病到底是怎么导致的呢? 关于这个问题,科学界还没有一个统一而且有说服力的解释。生物学家们用相关性、必要性、充分性的研究方法来研究这个问题。
相关性就是假设肥胖是通过一个特殊的事件导致了糖尿病,我们将其称之为 X。只要肥胖和糖尿病发生,X 就会出现,三者之间存在高度的同步。这就是相关性证据。
那什么是必要性呢?如果能有一个办法,让 X 不发生,就能阻止糖尿病的出现,那就能证明,X 对于肥胖引起的糖尿病是必不可少的。
充分性的含义,和必要性恰好是相反而且互补的。如果有一个办法,直接让 X 发生,结果就会让动物患上糖尿病,那就能证明,肥胖通过 X 直接引起了糖尿病。
当相关性、必要性、充分性这三方面的证据同时出现的时候,就能证明:X 这个因素非常重要,肥胖很可能就是通过它导致糖尿病的。
在过去十多年里,有一个解释Ⅱ型糖尿病的新理论获得了不少人的认可,这个理论叫作“内质网应激”理论。所谓“内质网”,是每个细胞内部都存在的一个特殊的结构,参与很多生物分子的生产。
所谓“内质网应激”理论就是说,内质网这个细胞机器因为不堪重负或者受到外来攻击而启动了应急机制,不得不牺牲了一些正常的功能,比如感知胰岛素的能力,最终就导致了糖尿病的出现。
胰岛素
生物学家们发现,相比体型正常的小老鼠,肥胖的小老鼠体内,内质网应激非常活跃——相关性证据;如果用药物人为地破坏内质网应激的发生,那么糖尿病的症状也会减轻——必要性证据;最后,如果人为地激活内质网应激,就可以在正常的动物体内诱导出糖尿病——充分性证据。
结合三方面的证据,生物学家可以确认:内质网应激这件事,和糖尿病关系很大。
很多生物学家们认为这么下定义有点草率,特别重要的一点就是,有好多个 X 因素,都被发现参与了肥胖引发糖尿病的过程,然而我们却很难判断这么多 X 之间到底有什么关系,它们相对的影响大小又是怎么样的。
而结果就是,除了针对肥胖的“内质网应激”理论,对于现代生活的其他特质,比如说运动减少、经常熬夜等因素是如何引发糖尿病的,生物学家们也都提出了数不清的模型。这些模型看起来都有道理,但是细究起来又有很多地方说不清。
目前人类对Ⅱ型糖尿病发病原因的研究,就处在这么一个相对混乱的历史阶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