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9911
健康小知识科普专栏
健康小知识 健康豆知識 查看更多 >
糖尿病科普讲座 10:如何发现和预防糖尿病?

糖尿病科普讲座 10:如何发现和预防糖尿病?

作者:编辑团队 | 发布:2019-09-06 16:47:45

前面的文章里,我们讨论了糖尿病药物的开发。但是就像我们反复强调的,对抗糖尿病是一场漫长、烦琐的战争,药物当然是重要的武器,但是只有武器是打不赢战争的。因此,在接下来的文章里,我们就来讨论如何全面的展开一场针对糖尿病的战争。当然,这两讲主要讨论的是更常见、和生活方式更密切的 2 型糖尿病。

以 2 型糖尿病正式确诊为分界线,我把这场战争分成两个阶段。确诊之前,战争的关键词是发现和预防;确诊之后,战争的关键词是控制和缓解。这一篇文章,就先讲讲糖尿病确诊之前,如何做到早发现、早预防。

重视身体的预警信号

先说第一个关键词:“早发现”,听起来似乎就是定期检查那么简单,但其实检查是很有讲究的。我们前面讲过,糖尿病是一个一旦开始发病,就几乎无法逆转和缓解的疾病。因此,糖尿病开始酝酿但正式发病之前,就是我们干预和阻止它的时间窗口,千万不能错过。但问题是,我们怎么知道糖尿病是不是开始在自己体内酝酿了呢?

这就要从糖尿病的诊断标准说起了。糖尿病的诊断标准主要就是血糖水平,正常人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指标,应该分别在 6.1 和 7.8 mmol / L 以下。如果空腹血糖超过 7 mmol / L,或者餐后血糖超过 11.1 mmol / L,那么就可以直接确诊为糖尿病。

可以借助仪器自己进行血糖检测可以借助仪器自己进行血糖检测

但是如果血糖处在正常人和糖尿病人之间呢?这个时候,我们一般称为“糖尿病前期”。请注意,糖尿病前期可不是一个稳定的状态。

这个时候,人体已经出现了健康问题的苗头,正逐渐向糖尿病发展。如果不采取措施,每年会有 10% 的糖尿病前期的人发展成糖尿病,五年内就会有超过一半成为糖尿病患者。甚至可以说,只要活得足够长,糖尿病前期的人早晚会发展出糖尿病来。

但是反过来,如果在这个阶段积极采取措施,是完全有可能恢复健康,阻止身体滑向糖尿病的。糖尿病前期固然不好,是一种亚健康身体状态,是糖尿病发展的必经阶段;但是它其实也是糖尿病真正到来前,身体对我们发出的非常珍贵的预警信号。

如何做到及早发现?

这个时候,我们能做的当然就是尽早发现。只有尽早知道自己确实处于糖尿病前期的状态,才有时间采取行动。你可能会说,这个容易啊,每年单位组织体检都有血糖检查,留神一下那个指标不就好了?

没错。空腹血糖当然有重要的参考价值。但是问题在于,空腹血糖本身并不是一个特别值得信任的指标。在临床实践里,有超过 70% 的糖尿病前期状况,光查空腹血糖,是根本检测不出来的。那怎么办呢?更可靠的办法,是做一个“糖耐量检查”

在这项检查里,一个人要在空腹状态先抽一次血,然后喝下一小杯高浓度的葡萄糖糖水——糖的含量超过两听罐装可乐。在此之后,半小时、一小时、两小时,有时候还包括三小时,分别再次抽血化验血糖水平。

日本高级体检中的75g糖负荷检查日本高级体检中的75g糖负荷检查

喝下去的糖水会迅速被消化系统吸收,进入血液,变成血糖。所以这个检查方法,等于是人为地创造了一种超高血糖的状态。

这种状态当然会快速动员人体的胰岛素系统来降低血糖。所以,通过检测喝下糖水之后,几个小时内血糖的变化规律,我们就能更好地确定,一个人的胰岛素调节系统还能不能正常工作。

不过,糖耐量检查也有它的问题。这是一个做起来比较麻烦的检查,需要耽误整整一上午时间,还得抽四到五次血——顺便说一句,那一杯浓糖水的味道也是不敢恭维。

所以常规体检中,基本都不会包含这个项目。而让每个人自己抽时间去折腾自己,大多数人也会有偷懒或者嫌麻烦的心理。

怎么办呢?有两个折中的方案可以考虑。第一,更容易患糖尿病的人,也就是所谓的“高危人群”,应该保证每年做一次糖耐量的检查。

这包括 45 岁以上的中老年人、超重和肥胖的人、家族有糖尿病患者的人、有高血压高血脂的人、空腹血糖虽然正常但是数值已经偏高的人等。

第二个折中的方案是,做一个餐后两小时的血糖检查。简单来说,就是既不空腹,也不喝糖水,而是正常吃了早饭之后,过 2 小时去抽血化验血糖。

日本高级体检75g糖代谢测试时间表日本高级体检75g糖代谢测试时间表

你可以把它当成一种粗糙的糖耐量检查,对于糖尿病风险不大的人来说,也可以算一个牺牲了一些精确性,但省了很多时间的替代方案。

如何做到正确预防?

假设通过检查,我们第一时间发现自己处于糖尿病前期这种似病非病的状态,那预防糖尿病的战役就要立刻打响了。这也就进入了我们的第二个关键词——预防。也就是及时采取行动,防止自己最终滑向糖尿病。

具体该怎么做呢?最容易也最有效的办法,就是生活方式干预。简单来说,就是改善饮食,增加运动,控制体重。“管住嘴,迈开腿”,这句俗话估计你不陌生。但是很多人听到管住嘴、迈开腿,都会下意识的有点畏难情绪。

这是让我们拼命节食或者只吃水煮蔬菜吗?是让我们每天跑一万米,周末再来个铁人三项吗?我们做不到啊。别紧张,这里说的生活方式干预,其实是很温和的。

想要说明改善生活方式对于预防糖尿病的作用,必须提到全世界范围内三项重量级的大规模研究,分别是中国的大庆研究、美国的糖尿病预防研究,和芬兰的糖尿病预防研究。这三项研究的结论也基本一致——在糖尿病前期人群中,只需要坚持改善生活方式,就有很大的可能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我们就以中国的大庆研究为例,说说这些研究到底发现了什么。这项研究是在中国大庆油田地区开展的,所以被称为“大庆研究”。

日本高级体检中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标准日本高级体检中的空腹血糖和餐后血糖标准

从1986年开始,医生们首先通过大规模的糖耐量检查,从大庆地区超过10万人中找到了500多位处于糖尿病前期的人。然后给他们分组,开展了长达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包括鼓励大家多吃蔬菜、少吃糖、少喝酒等饮食方面的干预,也包括每天半小时左右的轻度体力活动,比如散步和打扫房间,还包括鼓励肥胖的人减肥。

在6年的干预措施结束后,研究者们在2006年、2009年和2016年分别重新研究和分析了这些人的健康情况,得到的结论是非常鼓舞人心的:

6年的生活方式干预,让这些高危人群的糖尿病发病率和心血管疾病的死亡率,都降低了接近一半,而且这个效果一直持续到了30年后。各种可怕的糖尿病并发症的发病率,也有大幅度的降低。

和大庆研究类似,稍晚开始的美国DPP研究和芬兰DPS研究,也证明了“饮食+运动”的生活方式调节非常有效。

在预防糖尿病的战役中,除了改变生活方式,还有什么别的方法可以采用吗?也有的。既然有一系列药物能治疗糖尿病、控制血糖,那同样的药物在糖尿病前期可能也能起到作用。

就拿二甲双胍为例,美国的DPP研究就发现:吃二甲双胍片也可以大大延缓甚至预防糖尿病的发生,只不过效果不如改变生活方式那么好。

因此在不少国家的糖尿病预防指南中,都强调如果单纯改变生活方式效果不够好,可以结合使用药物。

中国人特别要注意的地方

除了上面这些国际通用的方法,我还得提醒你一点——在预防糖尿病这个问题上,中国人可能需要一些特别的处理方式。这是为什么呢?

在西方世界,绝大多数糖尿病患者都是体重超重,甚至肥胖的人。相比之下,中国很多糖尿病患者根本就不超重,所以减肥就被放在了相对次要的地位上,只对少部分确实肥胖的患者有效。

为什么不同人群的糖尿病会有不同的表现,至今仍然没有答案。但一个很有说服力的解释是,中国人的饮食结构中碳水化合物的比例过大,也就是说,我们吃太多主食了。统计显示,中国人能量摄入的60%是碳水化合物,而美国人这个数字只有50%。

而且,中国人常吃的米饭、面条、馒头、大饼,都是精加工过的淀粉。而淀粉本质上,就是联成一串的葡萄糖分子。这些食物进入消化系统后,会在很短的时间内被分解、吸收,变成血糖。

所以吃一顿典型的中国饭,相比啃一块牛排或者全麦面包,一个人的血糖水平往往会出现更大幅度的波动。而这种剧烈的血糖波动,可能是引发糖尿病的重要原因。

国人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国人的饮食习惯也会导致血糖出现大幅度波动

这样一来,中国人想要预防糖尿病,除了国际通用的增加运动、控制饮食之外,调整饮食结构,少吃精制淀粉,多吃杂粮和粗粮,就显得更加重要。预防糖尿病的时候,中国人甚至在药物选择上都有不同之处。

比如说,有一种1990年代上市的糖尿病药物,叫“阿卡波糖”。它的作用机制,是在肠道里抑制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从而降低餐后血糖。

这种药物在欧美使用得并不多,因为效果一般,而且副作用大。但是在中国,2017年发表的一项大规模研究证明,阿卡波糖能够显著的延缓和预防糖尿病的出现。

这是为什么呢?原因可能还是要从饮食结构里找。既然阿卡波糖这种药物的作用是延缓碳水化合物的分解和吸收,那么可能在吃大米、白面比较多的中国人中更有作用。

总之,想要有效的预防糖尿病,中国人需要特殊的干预方式。除了注意改善饮食、增强运动、控制体重这些普适性原则之外,还要尽量少吃精制淀粉做成的食品,多吃对血糖影响较小的粗粮、杂粮,多吃蔬菜水果。

当然,这些指导原则对于健康人也一样管用。如果你想提高健康水平,饮食、运动、体重也都是可以持续关注和控制的东西。

其他健康小知识 その他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