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9911
健康小知识科普专栏
健康小知识 健康豆知識 查看更多 >
医学知识讲座 48:聪明的患者应懂得知情、学会选择(下)

医学知识讲座 48:聪明的患者应懂得知情、学会选择(下)

作者:编辑团队 | 发布:2020-08-22 18:05:16

医生是诊断和治疗的专家。患者是对自己的身体、人生价值、经济状况、治疗预期、治疗效果最了解的人。 他的情绪和心态也决定了治疗的效果。

医患关系的本质是联盟,在疾病这个恶魔面前,只有互相信任彼此的优势,共同决策,才会作出最佳的选择。

医患共同决策减少失误

这就是第二个层面,选择。根据统计,美国每年大概会有4400-9800名患者死于非技术水平范畴内的决策失误,在我国还缺乏相关数据。

近三十年来,医学界一直推广的共同决策,目的就是在于帮助病人作出最佳的决策,减少盲目的决策所带来的失误。讲到这,我也问你一个问题:万一真的得了大病,你会自己决定治疗方案吗?

美国医生葛文德(Atul Gawande)通过一项调查指出,64%的人表示,如果自己得了癌症,他们希望可以自己选择治疗方式;但是真正得了癌症的人中,只有12%希望自己作决定。

这点和我们想的似乎有点不同了。

其实更多时候,病人更希望得到的是被关爱、被重视的感觉,希望医生可以让自己选择。但是,毕竟医学专业性太强了,更多的人还是倾向于在医生的指导下进行选择。也就是说共同决策。

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决策医生和患者需要共同决策

个人选择都会遇到人性的弱点,越是在疾病状态下,越容易出错。比如,在肾结石疼痛难忍的时候,有些人甚至切掉肾的心都有。

所以,共同决策,保持理性思维,发挥各自的优势,可以尽可能地降低由于决策失误带来的问题。

选择的核心,是根据当下的信息、概率,和病人期望,作出最理性和最客观的判断。至于结果如何,并不完全是决定决策是否正确的依据。

很多时候选择没有对错,也没有通用原则。比如,一个高龄病人肺部感染,经过治疗已经控制了,要不要拔出气管插管?

拔了气管插管可能还会因为不会咳痰,又要插。这样肺炎就可能加重,插管的过程也有风险,怎么办?

再比如,一个高龄老人,骨折,需要做关节置换。不做,会很痛苦,还会发生各种卧床并发症。做,那就面临着更大的手术风险。这个时候做,还是不做?

说实话,这些问题即便是医生都很难作出最佳的选择。

不要根据结局去反推选择,我们能够做到的,就是在疾病面前共同决策,让自己的爱人、亲人、信任的医生,一起决策,共担风险,共享利益,才是最佳选择。

主管医生是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

讲到这里,也就讲完了知情需要了解的五个问题,和共同决策。那你也就知道了,如何寻求支持。

经常有朋友给我打电话,说:“我现在有个亲人住我们这边的ICU,你能不能给电话指导一下?你在大医院,天天抢救,你有经验。”

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医生需要充分考虑患者的感受

如果你作为一名医生,对朋友的这个要求,你会怎么做呢?我通常都会拒绝。我说,即便我有经验,我也不如病人的主管医生。

因为,只有主管医生是最了解病情的人,也只有他才能看得到每一种药用下去之后病人的反应。他能把病人的每一个症状和冰冷的数据结合起来,也只有他,是对病人病情最关心的医生。

所以,在决策的时候,寻求支持的第一人选,不是你的医生朋友,而是你的医生。

医生朋友可以给出某些具体的建议,这些建议在时间非常充裕,病情非常稳定,有很多选项的时候起到支持作用。医生朋友只能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二人选。

患病期间,对于患者来说,是一个痛苦和压抑的过程,还要不断地选择下一步治疗,比如癌症的长期治疗。

所以,选择具有正能量的社会团体或者志愿者机构,对于长期的治病有很好的支持作用。这是我们寻求支持的第三人选。

在疾病面前,相互的鼓励和支持,正向的安慰,能引导病人得到更好的康复。

还回到开始的病例,卫教授80多岁的老爸,做了手术,手术非常成功。幸运的是,他有一个医生女儿,科学地翻译了知情的五个问题,并和医生一起作出了适合他的选择。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 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其他健康小知识 その他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