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00-808-9911
健康小知识科普专栏
健康小知识 健康豆知識 查看更多 >
医学知识讲座 22:制度让医源性损害最小化(下)

医学知识讲座 22:制度让医源性损害最小化(下)

作者:编辑团队 | 发布:2019-10-09 10:25:23

在了解医源性损害——医疗事故之后,我们也明白了,第一类的医源性损害,是可以通过制度、流程降低,甚至可以避免的。在处理完第一类的医源性损害后,我们来看看第二类医院性损害。

第二类医源性损害:医疗局限性的代价

其实,梁启超案即便在今天,有尿血、肾上有肿瘤,今天的医生仍然可能把这个良性的瘤子当成癌症。为什么?我专门咨询了泌尿外科的同事。

首先,肾上的良性肿瘤本来就少。其次,不做手术,单凭影像学资料很难区分。有些情况能判断是良性,比如血管瘤、肾脏血管平滑肌脂肪瘤等。但是,多数肾脏的良性肿瘤和癌症很难通过影像区分。在今天,这个手术恐怕还是在所难免。

手术永远存在风险手术永远存在风险

所以,这个病例不是事故。但是不可否认,它仍然是医源性损害。因为这个手术给病人造成了伤害,它属于医疗局限性的代价。这是第二类医源性损害。

你一定记得2005年春晚,那个震撼了数亿观众的舞蹈:千手观音。除了舞姿优美,震撼观众的另一个原因是,这21个舞蹈演员全部都是聋哑人。我想说的是,这21个演员里,有18个是因为药物导致的耳聋。这也是医源性损害。

她们小时候因为发烧,医生给她们使用链霉素、庆大霉素这一类被称为氨基糖甙类的药物,因为药物副作用导致耳聋。今天这些药已经很少用了,但在20-30年以前,这些都是常用的抗生素。

为什么把副作用这么大的药用在病人身上呢?首先,在当时这些药很常用,效果也好,可以治病,可以救命。而且,当时的医生也不知道这些药有这么大的副作用。

当然最关键的,是今天才知道了这种“一针致聋”的原因。原来,这些孩子都携带一种基因的突变。这类人群用氨基糖甙类抗生素就容易耳聋,这是小概率事件。

链霉素的副作用会导致耳聋链霉素的副作用会导致耳聋

客观地说,这显然是由于医疗局限性造成的。每个时代的医疗都有着认知局限,这种认知局限就会给病人带来损害。它发生的比例远远大于医疗事故,要通过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来降低。

比如在19世纪,人们根本不知道有细菌的存在,也就没有“消毒”的概念。当时欧洲最大的医院——维也纳总医院,产妇死亡率高达10%以上。

后来,一位医生经过调查发现,医务人员的手导致了交叉感染。只要做到用含氯的消毒液洗手,死亡率就减少到没有洗手之前的1/6左右。这是通过医学整体认知水平提高,降低医源性损害的典型案例。

再比如,千手观音病例的主要问题,不仅是由于药物的不良反应,而且更重要的是这些受到伤害的病人携带了某种基因突变。

整体认知的提高以及精准医疗的发展,让医学可以做到在用药之前,对一些易感人群进行基因筛查。如果携带这种基因突变,就避免使用这一类药物。这也是通过整体认知水平的提高,降低医源性损害的例子。

还有梁启超案。在1926年,医学很难鉴别良性恶性,到今天依然难鉴别。但是在未来,我相信医学一定可以找到更好的方法,不用手术就可以更准确地判断瘤子是良性或者恶性。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 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

其他健康小知识 その他 查看更多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