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讲座 28:护理决定了医疗质量的关键(下)
在读完了之前那位渐冻人的例子之后,相信各位读者已经开始重新认知护理这个环节了。医生的手术与治疗固然重要,然而护理却决定了术后是否成功的关键。好的护理甚至会让病人的医疗体验得到提升,我们常常说要关怀病人,其实贴心的护理,就是关怀最基础的部分。
护理: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
无论一个医院的医生有多牛,医院多么多么有名气,你肯定不想遇到一个面无表情的护士,命令你脱下裤子,然后,把长长的针头一针打进屁股里。
护理更能体现就医体验。对于护理认知的第二个层面:护理是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我们来到医院,第一个接触和最后一个接触的人是谁呢?是护士。
护理更能体现就医体验
医疗服务流程的主要界面是护士;和病人打交道时间最多的是护士;病人躺在病床上呼叫,第一个应答的也是护士。所有这些环节,都是医疗体验。
护理,就是医疗体验的核心环节。所以,一个态度不好的护士会影响到整个医疗体验,让病人产生不好的感觉,甚至让你对整个医疗产生误解。
病人来医院看病,不仅希望治好病,同时,更希望被尊重、被理解、被体贴。这种体验决定了病人的信任度和满意度。
比如你去医院打针,护士带着口罩进来了,啥也不说,“咣当”把门一关。你的恐惧肯定一下子就冲上头顶,紧张得不行。
所以,一个有经验的护士会笑着先说一句,“为了您的隐私,咱们把门关上好不好?”。这么一句话会让你的感受立刻不一样。这就是体验。
关于护理,我们讲完了医疗质量和医疗体验。这两个层面,很可能和你理解的护理差不多。但是,对于护理的第三个层面,可能就要打破你的认知了。也就是这节课的题目:护理,既是医嘱执行者,又是安全代言人。
护理:医疗流程的监督者
护理怎么成了医疗安全的代言人呢?其实,这点甚至连很多医生也没有意识到。《 罗辑思维 》有期节目讲过一个故事,我拿来借用一下。2005年,美国发生过一起医疗事故。一位有经验的外科医生在给病人做手术的时候,病人突然呼吸停止。
这个时候,医生必须赶紧停止手术,立刻给病人气管插上管,这样才能保证呼吸,才能让各个器官不缺氧,才能救命。但是,这个病人气管插管非常困难。医生多次尝试都失败了。其实,这个时候最好的办法是别插了,赶紧把气管切开。气管切开同样能供上氧,防止窒息。
但是在这个病例中,尽管有人提醒,但是这个医生还是反复尝试插管。最终,他错过了最佳时机,病人因为缺氧变成植物人了。这么有经验的医生犯了这种错误,是他不知道后果吗?他肯定知道。
但是在紧急情况下,过多地关注在操作上,就会忽略其他的问题,比如时间。大脑能耐受的缺氧时间只有4-5分钟,错过了时间就等同于伤害。这通常不是技术问题,有个词叫做“窄化效应”,说的就是这个问题。每个人都有窄化效应,医生也不例外。
护士要监督手术过程并随时作出警示
所以,必须有人对医疗过程进行监督,而且必须根据紧迫程度,不断地发出级别越来越高的警示。这样才能保证流程安全。作出监督和警示的人就是护士。
在 ICU,我们也会经常遇到紧急气管插管的病例。护士不仅要给药、准备器械。同时,也会不断地发出警示。比如,护士会说,病人氧合不好,要不要气管插管?东西已经准备好了。
如果医生插不上,病人的血氧就会下降。这个时候护士会不断地说,现在血氧已经不到90%了,现在是88%,85%。意思是,医生需要立刻停下来,给病人充足的氧气后,再去试。
如果医生反复插管失败,护士还会说,要不要叫麻醉科?如果医生确实插不进去了,护士会说,已经叫了麻醉医生和耳鼻喉医生,还是准备紧急气管切开吧。这可不是多管闲事。所有这一切的目的,就是相互监督,保证流程安全。
一个人可能会出错,如果有了监督,只有各个环节同时出错才会发生事故。但是,几率就会大大降低。现代医疗制度规定,协作工作时,如果护士没有履行监督的责任,出了问题,医护必须同时接受处分。从这个角度来说,护理可不仅是医嘱执行者,同时还是保证医疗安全的代言人。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 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