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讲座 31:呼吸机让生命得以延续(下)
看完了上一篇文章,相信大家对于呼吸机的发展史已经有了简单的认知。但我相信你肯定还有疑问,为什么呼吸对人体来说如此重要?现代呼吸机的发明又对医学进步作出了多大的贡献呢?
医学治疗是热修复
能支持呼吸,就能先把病人的生命维持住,这给医生治病提供了更多可能。我们知道,救命和修机器不同。修机器的时候,可以先让机器停下来去修某个零件,修好了再装回去。这是冷修复。
那治病行吗?脊髓灰质炎是病毒攻击了咱们的神经系统。能先让生命这台“机器”停下来,再去修理神经吗?当然不能。其次,神经修复需要时间。如果没有呼吸机先保住命,哪来的后续修复呢?
先用呼吸机保住命 才有后续的生命修复
修机器可以冷修复,但是,每一项医学的治疗技术都是热修复。热修复是个计算机术语,它的核心就是在不停机的情况下,去修复功能。
平移到医学上。“热”,就是活着,是维持病人的生命体征。这是最基础的要求。“修”,就是干预,是医生用药、用刀去作用于疾病部位,切除病变组织,修理缺损,或者改变某种机能。“复”,就是自我修复。
在大病的时候,只有先“热着”,先“修”,才有最后的“复”。在呼吸机出现之前,对于大病,医生们很难“修”。为什么?脊髓灰质炎病毒的毒力很强,可能还没等人体的自我修复起作用,就已经夺去了生命。这个时候,必须先让病人能呼吸。
先活着,然后才有然后。这是热修复。大手术的时候,需要深度麻醉,麻醉就会让呼吸受到抑制。只有用呼吸机去控制呼吸,让血里的氧气足够维持生命,医生才有可能做手术。这也是热修复。
呼吸机的出现,代表着现代生命支持技术的发展,它让更多复杂手术和更复杂、更高级的治疗技术得以实现。
呼吸机就是热修复的新起点。这节课的重点就是三个字——热修复。热修复的关键,首先是必须“热”。我把“热”分成了三个层面:
“热”的第一层:器官支持
比如,咱们前面说过的打开心脏做手术,那就必须保证心脏里面没有血。这样,外科医生才有可能做手术。如果心脏不射血了,怎么保证给其他器官供血呢?怎么做到接近人体的生理状态,做到“热”呢?
体外循环技术就是用一台机器把心脏里的血引出来,然后经人工在体外进行气体交换,加上氧,除掉二氧化碳,然后再输回动脉系统。
体外循环技术,让外科手术又进行了一次突破
这样,既保证了外科医生可以打开心脏做手术,又保证了其他器官不缺血、不缺氧。尽量接近生理状态,让病人在“热”的状态下,完成以前不可能实现的心脏大手术。支持器官的功能,越接近生理状态,病人就越安全。
“热”的第二层:降低功能
有时候,我们甚至用“冷”来保证热。举个例子。比如心跳停止,抢救成功之后,或者严重的大脑外伤,或者溺水,这些病人都会发生脑细胞的损伤,救治难点就是怎么修复受损的脑细胞。
如果脑细胞还在快速地工作,快速地代谢,快速地履行功能,那么修复起来就非常难。那怎么办呢?
研究表明体温每降低1度,大脑代谢率就会降低5%。所以,我们可以人为地把病人体温降下来,用“冷”降低脑细胞的功能,这样不就增加了脑细胞修复的可能性吗?这个时候,“冷”就是为了保证“热”。
我们用药物、呼吸机,再加上降温措施,让病人在高度的镇静和肌肉松弛状态下,体温降低到32-35摄氏度。让大脑先休息,然后等待自我修复。这同样是一种“热”。
“热”的第三层:器官替代
比如,爆发性心肌炎的孩子,心脏短期内发生了剧烈的心肌结构变化。心脏不射血了,怎么办?
再比如,爆发性的流感肺炎,肺在两三天内就快速变白了,不工作了。这个时候用呼吸机也保证不了病人的生命了,怎么办呢?怎么做到热修复呢?
生命支持技术发展到今天,已经可以做到短期内替代心脏和肺工作,维持基本生命,这是最高级别的“热”。用到的设备就是“魔肺”,简称 ECMO。
体外膜肺氧合 ECMO
“魔肺”代表一个医院、一个地区,甚至一个国家生命支持技术的最高水平。它可以临时替代心脏或肺,或者两者一起替代。优先保证生理状态稳定,先保命。本质仍然是“热”,也就是生命支持,维持一个接近生理的状态。
再给你讲一个病例。几年前,有家医院治疗过一个美院学画画的大学生。他因为胃溃疡导致胃穿孔。胃里的食物和胃液流到了腹腔里,带来了严重的感染和休克。外科医生紧急开腹,把这个穿孔修补好,又用大量的生理盐水冲洗腹腔,又给了大量的抗生素治疗感染。
手术后,病人转到了 ICU。但是,即便是这么成功的手术,手术后病人还是继发了呼吸衰竭。这个时候必须用呼吸机。咱们正常人呼吸,空气里氧气约占21%,这个病人要用呼吸机把100%的纯氧打到肺里,才能维持生命。
抢救的第一天晚上,护士脱开呼吸机给他吸痰的时候,病人咳嗽了一下,一口血水,顺着气管插管,直接喷到了天花板上。然后,他的监护仪“嘀嘀嘀”地报警,他的血氧快速下降,心率快速上升。这说明,这个病人的呼吸衰竭到了最危险的地步。
你觉得这个病人救治成功的希望有多少呢?他的父母问我:“孩子还有没有好的可能?”我说:“病情太重了,这个时候呼吸机是保命。然后给他时间,慢慢修复。”
第7天,这个病人的病情果然好转,他脱离了呼吸机,拔了气管插管,转到外科继续治疗去了。后来,我还见过这个孩子,他毕业后回了老家大连工作,没有遗留下一点健康问题。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 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