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们的胃是什么样的?
成年人的世界没有容易二字,不说别的,单是胃这方面就足够折腾人的。“十胃九病”的说法反应出成年人多多少少都有胃病。平时胃一切正常,让你误以为你的身体特健康,可是,去医院一查,浅表性胃炎、非萎缩性胃炎、萎缩性胃炎都出来了。等等,可别把这个锅甩给你的胃,这事啊,真得替你的胃喊一声冤啊。不信,你看。
胃是怎么工作的?
胃炎是多种不同病因引起的胃黏膜急性和慢性炎症。胃炎分为急性胃炎和慢性胃炎,急性胃炎一般是吃了刺激到胃的食物,突然疼痛,治疗后好转。
慢性胃炎可就复杂啦,慢工出细活,不,慢作出难病。这个难不是看病难,是治疗太难,这是终生伴随,不能根除,时不时还发作一下,让你痛不欲生,你说这难不难。
来来来,看看你是怎么把勤劳老实的胃惹的发狂的。我们的胃在哪里呢?身体的左边,肋骨的边缘向下,差不多一个手掌的位置,就是我们的胃啦。
胃具有消化和储存功能
如果把胃比作一座房子的话,房子的前门叫贲门,连着食道,平常我们吃的食物就是顺着食道,通过贲门,然后进入胃这个房子的啦。
房屋的外墙叫做胃壁,然后,我们像剥洋葱一样一层一层剥开,你就会发现,这个胃壁不可简单,它是由两层的,可坚固了。里面这一层是黏膜层。黏膜层还要再分层。靠里的一层是上皮层,主要是分泌粘液。粘液就相当于像水一样温柔包裹我们吃下来的各种杂物,防止粗糙的食物损伤胃。
上皮层的下面是固有层,胃液就是从这里分泌的,它是胃液的家,所有的胃液都是它的功劳。胃液就是用来消化我们吃的食物,它可是酸的哟,比醋还算呐。
你也许是知道胃液的滋味的。某天早上,突然从食道窜上来一股酸酸的味道,这就是你的胃里用来消化食物的胃液。
最后,食物从前门进来,当然是从后门出去。后门就是连着十二指肠的幽门。看,一个胃,结构也不简单。
我们的胃,平常是认真工作的,当我们把食物吃下去,食物通过食道进入贲门,然后再进入胃里面。胃就开始了辛勤的劳动,蠕动蠕动再蠕动,最后把食物弄的非常的粘稠。这就是胃在进行消化。
消化好的食物听从指挥,有序的从胃撤离,通过幽门,进入十二指肠。但是,胃也不是让食物一次性全部撤离的,还有一部分会留在胃里,给身体提供能量。这就是胃的存储功能。
慢性胃炎是怎么来的?
古人说,食、色,性也。口腹之欲总是难以控制,胃就要为你的行为买单。
让我们的胃发炎的最大元凶是幽门螺旋杆菌。幽门螺旋杆菌怎么来的呢?当然是吃出来的,病从口入嘛。
幽门螺旋杆菌是胃炎的主要元凶
幽门螺旋杆菌和食物一起进入我们的体内,当幽门螺旋杆菌碰到食物中尿素,就会释放出氨和二氧化碳。
氨是弱碱,遇到酸性的胃液,而胃粘膜生长于胃液之中,于是就把胃粘膜就损伤了。而且这幽门螺旋杆菌会一直生产氨,所以长期下去,胃就发炎啦。
除了幽门螺旋杆菌,还有两大凶手呢。欲知更多精彩,下回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