医学知识讲座 41 :医学如何在纠错中前行?(上)
1954年1月10日,英国海外航空781号航班在地中海上空发生解体,机上35人无一幸存。事故调查持续很久,发现飞机的所有机械都没问题。机长也没有误操作。那为啥飞机好好的,就会在天上自动解体了呢?
经过大海捞针一样的排查,最后发现问题竟然出在窗户上。那个时候,飞机窗户都是方形的。这样的设计,使得飞行过程中压力会堆积在尖锐的角上,造成玻璃破碎,继而机身解体。
曾经飞机是方形窗户,现在都是椭圆形的
这就是设计的错误,是认知局限带来的错误。找到了这个错误,我们今天乘坐的所有飞机,舱门和窗户已经改成椭圆形了。一旦纠正错误,带来的价值也是不可估量的。同样,医生也会出错。
美国医生葛文德在他的《清单革命》里,把医生的错误分成两类:无知之错和无能之错。无知之错是指没有掌握正确知识而犯的错,飞机解体这个案例就是无知之错。
而无能之错是指有了知识,没有正确运用而犯的错。
在医学发展史上,曾经就发生过一件因为无知之错,给病人带来伤害的病例。纠正这个错误的人,就是这节课要说到的大医生——塞麦尔维斯(Ignatius Philipp Semmelweis),我们可以叫他“塞医生”。
产妇死亡之谜
1846年,相当于清朝道光年间,奥地利维也纳总医院是当地最大、最好的医院。
每年在这个医院出生的孩子大约6000-7000名。但是,这么大的医院却正在发生着一个巨大的错误。这天早上,产科塞医生去上班。他刚走到病房门口,就被一个孕妇拦住了。他刚要问,“咣当”这个孕妇跪在地上了。
“别这样,快起来说话。”塞医生说。这个孕妇嚎啕大哭:“塞医生,我求求你,千万别让我住一病区,我可不想娃娃生下来就没了娘。”
这是怎么回事呢?原来,维也纳总医院有两个病区:一病区和二病区。两个病区规模差不多,每年出生的孩子数量也差不多。但是,一病区死亡率非常高。
根据当时的统计,在1840-1846年,这六年期间,一病区和二病区各自收了大约两万名产妇。但是,一病区死了将近4000人;而二病区死了700人。这么一算,你就知道在当时,尤其是在一病区生孩子,是多恐怖了吧?
医学的发展史上就有很多无知之错
塞医生的日记是这么写的:“产妇会出现寒战、高热,然后呼吸困难,几天人就没了。”我解释一下,这种病叫做产褥热,也就是生孩子期间的高热。
我们今天知道,怀孕期间孕妇的子宫血流非常丰富,血管会扩张增粗,为的是给胎儿供给更多营养。但是,这种丰富的血流也给细菌提供了肥沃的土壤。产妇容易感染,而且一旦感染很难控制。这就是产褥热。
但是,当时医学界根本不知道还有细菌的存在,更不知道感染是怎么回事。
塞医生在日记写道:“数个世纪以来的研究告诉我们,产妇是死于一种看不见的传染病,原因可能是空气的变化或外层空间的影响,或地球本身的移动,如地震。”
今天,我们对于这种解释肯定不相信。塞医生也不信。地球运动怎么可能带来产妇发热呢?他意识到一定有错,但却不知道到底错在哪里。这就是无知之错。整个理论体系都错了,体系内的人就很难找到原因。
对于死亡率高,无论是医生还是病人都会认为可能是没有更好的药,或者是外层空间带来的问题,或者是受到了诅咒惩罚。很难有人跳出体系,从一个更高的层面去审视和发现这种无知之错。
塞医生虽然质疑,但是他也找不到原因。你可能会想,是不是通风问题?床位之间的距离问题?或者营养问题呢?塞医生调查过了,都不是。
那是不是接生手法的问题呢?也不是。一病区是医生接生,二病区是助产士接生。
按理说,医生的手法不会比助产士差,塞医生还专门盯着这些医生,他们接生的手法、姿势,都没问题。调查陷入僵局。塞医生在日记里说:“这使我如此痛苦,生活似乎毫无价值。”
这个时候,发生了一件看似偶然的事情。一个医生给死亡的产妇做尸体解剖的时候,不小心划破了手指。然后这个医生也出现了高热、寒战,很快就死了。症状和产褥热的产妇一模一样。
【备注】:以上文字内容来自得到 APP《 薄世宁·医学通识五十讲 》,版权归原作者所有。原作者如不愿意在本网站刊登内容,请及时通知本站,予以删除。