临床医学前沿 13:阿尔茨海默病新药获批,争议背后的缘由和思考
今天通过一款备受争议的药物说说阿尔茨海默病的最新前沿。为了说得更透彻,我专门邀请了北京大学第三医院的临床药师——李潇潇博士,和我一起为你带来今天的报告。
2021年6月7日,一款治疗阿尔茨海默病的新药在美国审批上市。本来是个好事,可是消息一出就掀起了轩然大波。反对者说,这款药不仅无效,而且还有害,FDA一定有猫腻;但支持者却认为,FDA良苦用心,审批没毛病。
争议背后的真相是什么?如何理解这款新药的审批?今天的报告,咱们就透过争议,看看阿尔茨海默的当下与未来。
第一款可能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首先,报告的第一点,我们得先了解一下这款药。这款新药名叫“阿杜卡玛单抗”,是人类历史上第一款可能能延缓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
它是美国的渤健制药公司(Biogen)生产的,用法是每月一次,静脉注射。药物进入人体后,可以和患者大脑内异常的β-淀粉样蛋白结合,清除这种物质,有可能能达到治病的效果。以前的药,都是“对症”;而这款药,则希望“治本”。
听起来多好的消息啊,怎么就搞得一地鸡毛呢?这就是咱们要说的第二点——这款药的审批过程不同寻常。
上海嘉汇国际医院 高端VIP体检 头部核磁共振 MRI
要说清楚这一点,咱们得还原一下这款药的审批过程:
2015年,有试验显示这款药能减缓阿尔茨海默病人认知能力的恶化。于是随后,制药公司启动了两项三期临床试验。但是到了2019年3月,制药公司宣布,试验终止,不做了。为啥?因为第三方数据检测委员会根据拿到的数据,评估这个药没前途,建议别费劲了,赶紧止损。
但是,制药公司宣布终止试验后又反悔了,毕竟这么多时间、金钱都搭进去了,不如再分析分析,万一“变废为宝”呢?结果还真出现了转机。他们发现,两个临床试验中,有一个的数据还不错,显示这款药有效。于是在2020年7月,制药公司正式向FDA提交了上市申请。
FDA接到申请后,没有走常规的审批流程,而是启动了加速审批。
这里我解释一下:加速审批和常规审批不一样。常规审批,必须看到三期临床试验结果,确认这个药真能改善患者的认知能力;而加速审批,不需要这么复杂,只要证明能达到药厂声称的“减少患者大脑内的β-淀粉样蛋白”就可以,至于是不是真能延缓病情,可以上市以后补做临床试验。换句话说,FDA替换了一种相对简单的考核标准。
于是等到2021年6月7日,这款药居然被FDA审批通过了。
引起了争议
这个决定当然就引起了争议。先是之前参加评审的专家不干了,一周内辞职了三个。他们说,这不是治疗突破,而是FDA底线突破。
你看,先是被认为没前途,然后又发现了不错的试验数据,再然后,FDA不走寻常路,启动加速审批流程,最后又在外部专家几乎都反对的情况下审批通过。翻来覆去的,自然就掀起了轩然大波。
听到这里,你该好奇了:为啥这款药这么特殊?连FDA都为它加速审批?这其实就是今天要说的第三点和第四点。先说第三点——阿尔茨海默已经成为全球最大的公共卫生危机之一。
阿尔茨海默病就是咱们常说的“老年痴呆”。这是一种不可逆的脑部疾病,病人的大脑就像被什么东西慢慢吃掉一样,从最开始的爱忘事,发展到记忆丧失,思维、行为错乱,最后死亡。
根据《世界阿尔茨海默病报告2021》的数据,全球每3秒就有一人患上阿尔茨海默病,目前全世界有3500多万病人,而到2050年,患者人数将达到1.52亿。在咱们中国,现有病人超过750万,预计到2050年,将会超过2000万。
这不仅意味着几千万个让人心碎的家庭,更会导致世界各国的医疗和社会保障系统不堪重负。
而于此同时,我要告诉你的第四点是一个非常残酷的现实——阿尔茨海默病几乎没有药。
很多别的病,最起码还有药。比如很多癌症,有靶向药、免疫药,这些药大大改善了病人的生存质量。再比如艾滋病,只要坚持用药,很多病人的寿命已经接近健康人了。但是,阿尔茨海默病,毫不客气的说,没药。
上海嘉汇国际医院 高端VIP体检 B超检查室
在2003年之前,美国FDA也审批通过过6款药(包括已经退市的他克林),但效果都不理想,只能在短期内改善症状,无法阻止病情的恶化。而从2003年到2020年,18年,没有一款新药获批。
据统计,从1998年到2017年,整整20年,全球146个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在临床试验阶段宣告失败,失败率高达97.3%。随着默沙东、罗氏、辉瑞这些大型跨国企业宣布失败,大家逐渐丧失信心,纷纷离场。很多人绝望的认为,这个病根本就无解。
问题来了,为啥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这么难呢?这是我们要说的第五点——在我看来,根本原因是,我们不了解这个病的发病机制。直到今天,阿尔茨海默的发病机制都还没有定论,只有假说。
早在1980年,研究人员就把阿尔茨海默病患者的脑部变化描述为β -淀粉样蛋白沉积和 tau 蛋白的神经纤维缠结。从此构建了阿尔茨海默病的两大经典假说——
第一个是β-淀粉样蛋白假说,也就是说,大脑里这种浆糊一样的蛋白质引发了连锁反应,让人患病。今天我们说的这款新药,就是想清除这种物质。而第二个是tau蛋白假说。就是说,神经细胞里异常的tau蛋白会让神经纤维发生缠绕,变成一团乱麻,从而导致阿尔茨海默病。
除了这两种经典假说之外,今天又有了炎症学说,认为慢性炎症在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中起到了重要作用;还有细菌移位学说,认为人体其他部位的细菌跑到了脑内,导致了疾病;还有肠道菌群学说,认为肠道菌群紊乱,导致它们的代谢产物紊乱,损害了神经细胞……
所有这些假说,都是希望从不同角度揭开阿尔茨海默病发病的神秘面纱的一角。但真正的发病机制,直到今天我们都还并不完全了解。
也因为不了解底层发病机制,所以降低病人大脑内的β -淀粉样蛋白到底能不能治疗阿尔茨海默病,也就成了争议的焦点。这就是我们要说的第六点。
人们发现,阿尔茨海默患者的大脑中有病理性的β -淀粉样蛋白。但问题来了,这种蛋白到底是阿尔茨海默病的因还是果呢?换句话说,是这种蛋白导致了阿尔茨海默病,还是因为患了阿尔茨海默病才出现了这种蛋白呢?说不清。所以,能减少β -淀粉样蛋白,可不一定代表它能治病。于是围绕这一点,双方争论不休。
反对方认为,FDA加速审批,降低了门槛。一方面,给病人带来虚假的希望,最终受到无效药物的伤害;另一方面,也会引导其他制药公司利用加速审批这条快车道,用低质量的证据将药品推向市场。
但支持方则认为,对于缺乏治疗方法的严重疾病,加速审批是常用做法。加速审批上市后,药企还要在几年内完成临床试验,如果没效,还得撤回上市审批。而且从理论上推断,既然能降低患者大脑内的β -淀粉样蛋白,那还是很有希望延缓病情的。所以,对于阿尔茨海默这样一种破坏性和致命的疾病,这么做很有必要。
支持的理由
听起来各有各的道理,我个人是支持这次审批的。这就是今天的第七点。为什么呢?
我给你三个关键理由:
首先,是从科学性上讲。根据曾经在美国FDA工作并参与了这个新药审评的王亚宁博士讲,这个新药的审批,FDA参考了定量药理学的分析。
定量药理学是一门新学科。你可以把它理解成,根据已有的这款药物的药理学数据,还有在历史上以β-淀粉样蛋白为靶点的其他药物的数据,进行仿真和模拟。结果显示,只要一款药能明确降低β-淀粉样蛋白水平到一定程度,它就有可能延缓病人的认知退化。
其次,这个药的审批成功也多多少少是患者团体敦促的结果。这是value of hope(希望价值)的一种体现。药物承载的不仅是科学属性,它还承载着为患者及家属传递希望的使命。
最后,对于阿尔茨海默病这样一种长期没药可治的病,如果这次再毙掉,恐怕就没有企业愿意投入研发了,那将是整个人类社会的灾难。而如果这次审批通过,则可能会打开局面。
上海嘉汇国际医院 高端VIP体检 用户房间
所以,从一个临床医生的角度来看,我个人是支持这次审批的。
不管怎样,在经历了多年的失败后,阿尔茨海默病的药物研发也在悄然转型。放眼未来,我想向你同步的第八点是——当前,阿尔茨海默病的研发已经进入了大航海时代 。
大航海时代意味着,研究不再聚焦于某一两个锚点,比如经典的β-淀粉样蛋白和 tau 蛋白,而是往各种可能的方向广泛探索。
比如,有通过改善人体线粒体的代谢来治疗这个病的,有尝试用二甲双胍提高胰岛素的敏感度来对抗疾病进展的,还有用减肥药索马鲁肽来治疗早期患者的,也有研究者认为,“伟哥”西地那非的使用与阿尔茨海默病风险下降有关。
而除了药物治疗,还有很多新疗法也有了进展。比如,麻省理工团队尝试用声音和光刺激来改善患者的认知,二期临床数据公布,6个月治疗,将病人认知能力下降的速度延缓了83%。
在我看来,阿尔茨海默病的主要风险因素是衰老,所以任何疗法都必须建立在调整生活方式、延缓衰老的基础之上。换句话说,想要真正驯服阿尔茨海默,将依赖于抗衰老研究取得突破。
总结
长期以来,因为不了解阿尔茨海默病的发病机制,所以药物研发一直非常困难,这个病几乎无药可治。
也是考虑到这个沉重的现实,FDA才为阿杜卡玛单抗加速审批。至于这款药到底有没有效果,还要看后续的临床试验数据。
而想要真正驯服阿尔茨海默,将依赖于抗衰老研究取得突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