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血糖科普08:心理因素也会导致高血糖吗?
上一讲我们提到,营养处方加运动处方,对血糖的干预可以达到90%以上的有效性,可是真的能坚持下来的,却是少之又少。
为什么会这样?这就要提到一个很多人忽略的因素:心理。心理因素,甚至可以决定降血糖的成败。在我读博士的时候,我的导师就曾告诉我:“糖尿病可以解释成一种心理疾病。”
你可能觉得冯老师太玄乎其事了,难道心里想点什么,血糖还会升高不成?
你要知道,如果心理因素没有解决,人就没法控制自己的行为,从健康人一路狂奔,进入高血糖,最后到糖尿病。高血糖的病人,如果不结合心理处方,能坚持做到营养、运动处方的可能性会降到10%以内。
所以在高血糖领域,我们有明确的心理处方,来解决这个高血糖源头上的诱因。它是所有生活方式处方的基础。它就像大厦的地基,你可能完全看不到它的显性作用,却是大厦能盖多高的决定因素。
这一讲我就来带你看看,为什么说血糖问题的源头要追溯到心理,以及针对这个源头开出的处方。
为什么高血糖是“心病”
为什么说高血糖是个“心病”呢?那就要说到,高血糖中的“糖”是从哪里来的,这个糖可以分为外源性和内源性两种,都跟心理因素有关。
先来看外源性,也就是你吃进去的“糖”。大部分的碳水化合物,被身体消化吸收了以后,可以转化成血糖,导致血糖在一定范围内升高。但是要一路升高到高血糖,就不只是因为嘴里的甜,而是心里的依赖。
你发现没有,甜味作为一种味觉,在世界各地都代表着美好快乐的意义,比如,“甜”蜜的生活、“甜”美的笑容,到“sweet heart”,甜心。
为什么会这样呢?那是因为,糖确实可以迅速给人快乐。当人体短期内摄入高GI的食物,引起血糖快速升高,大脑会释放内啡肽和多巴胺,这两种物质会让大脑直接产生正面的情绪,同时在身体上,糖分还会给人精力充沛的感觉。
大脑和身体这两种效应的叠加,被称为Sugar rush,甜蜜冲击。这种Sugar rush就会驱动我们,经常去寻求糖带来的、最方便快速的享受。
自从糖变得唾手可得,这种行为就在刺激血糖的一次次升高,久而久之,胰岛功能疲惫了,不再敏感,高血糖、糖尿病就不期而至了。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
而且,糖带来的快乐来得快,去得也快。回想一下,你是不是在情绪不好的时候,就更想吃甜食、喝甜饮料,但是吃完喝完用不了多久,所有负面情绪又回来了。
听起来是不是跟毒品有点像?确实,有一项哈佛大学的研究就显示,摄入糖分后,大脑的某个特定区域会被激活,而这个区域正是大脑中与毒品成瘾有关的“快乐中枢”。
不仅如此,血糖的快速波动,还会让你的负向情绪更加糟糕。情绪不好,又会导致我们的情绪化进食,导致肥胖和高血糖,进入恶性循环。
除了对外源性“糖”的渴望,我们身体的高血糖还有第二个来源,就是内源性的“糖”,这是我们身体数百万年进化出来的应激状态。
当人类还在野外生存的时候,环境出现激烈变化,我们有两类器官能量需求就会剧增:一是负责思考“打还是跑”的大脑,二是负责“打得赢就打,打不赢就跑”的骨骼肌。无论大脑还是骨骼肌,耗能都大多来自血糖的升高。这时候应激就出现了,哪怕你什么都没吃,身体也会调动一系列激素,带来内源性的血糖升高。
现代人当然不用在森林里逃命了,但是身边看不见摸不着的潜在威胁,比如工作压力、家庭矛盾、工作变动,或者重大疾病,也会造成我们身体的应激。
像这样的应激,不需要真实的奔跑对抗,消耗不了那么多内源性的血糖,但是应激状态却可以持续存在,这就超出我们人体预设的机制了。许多研究表明,处于慢性应激状态,我们原来葡萄糖的稳态会被打破,出现高血糖。
无论是外源性还是内源性的糖,都离不开我们的心理因素。那么,喜欢糖是人的本能,现代人又不可能脱离压力,怎么办呢?接下来,我就来给你介绍处在血糖问题干预地基位置的,心理处方。
目前全球应对血糖问题的心理处方,无外乎三种:药物治疗、心理治疗以及自我管理。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
中重度:药物治疗和心理治疗
先看最猛的药物治疗,这是只有在医生判定已经有中重度焦虑、抑郁或者进食障碍的患者身上,才可以使用。
你可能觉得,心理疾病和高血糖是两回事。但你听一下这两个数据:有心理疾病、尤其是进食障碍的患者,患上糖尿病的几率是普通人的3倍。反过来,糖尿病患者,由于疾病的慢性煎熬,心理疾病的几率是非糖尿病患者的1.5倍。
多个研究都显示,对于明确有心理疾病,而且明确有开启药物治疗指征的病人,使用药物可以明显减少高血糖的发生,糖尿病患者的血糖控制也大大好转。
所以,结论是药物治疗管用,但适用人群有限。
第二种,心理治疗,就是由专业医生进行非药物的干预。这种处方开启的标准和药物差不多,如果心理问题也达到了中重度,拒绝药物治疗的,就可以开启。尤其是中度左右的,选择适当的疗法,效果也很不错。
我给你两张量表,你可以去评评看自己处于哪个阶段,如果真的是中重度以上,及时找医生。
轻度:自我管理
当然,绝大多数人的心理问题是轻度的。对于这个绝大多数,我要郑重介绍一下心理处方的第三种,自我管理。
目前为止的大部分研究都指出,对于心理因素在轻度的,无论是对高血糖的预防还是治疗,靠自己可能比靠专业医生更管用。
即使达到了中重度,已经吃药或者进行心理治疗的,也得结合自我管理,效果才会更好。
既然要靠自己,你能做的事情有哪些呢?我根据指南的推荐加上自己的临床经验,给你下面三步干货。
第一步,认知教育,也就是我前面提过的,给高血糖病人上课。
医学研究发现,仅仅这样一套教育课程,对糖化血红蛋白改善1%左右,这大约相当于一片强化的降糖药效果。
怎么提升这个认知呢?其实这一步,你已经在进行了,它就是这门《高血糖医学课》循序渐进,给到你的所有内容。
第二,正念进食。
我在临床中发现,这个方法对情绪性进食和自控能力差的人群特别好用。
我知道,很多人总是不停地告诫自己,这个不该吃,那个吃多了,可是一旦不开心了就想大吃一顿,吃上了又停不下来,好好的吃饭变成了负罪,血糖也没控制好。
但你不知道,这种心态,反而会让你更难控制自己。而正念进食,就是帮你训练自己,不把情绪带进吃饭里。
首先吃饭之前,先对自己说出对于这顿饭的感受。比如“我感觉很饿”“我很担心这一顿吃多了”或者“我真的很想吃、可是又得控制”,表达出来,不用评判。
吃饭的时候,去感受。觉察饭碗的重量,觉察每一口饭菜的味道,觉察自己喜不喜欢、吃没吃饱,只是觉察,也不用评判。
如果你因为压力,已经很难对饥饿和吃饱做评价了。我给你一张评判你饥饿和吃饱程度的视觉量化图。
你可以对照图片,即便减肥也不要饿到3分以下,可以考虑7-8分饱停下来。吃饭前吃饭中,停下来认真想一想,感受一下,慢慢记住这个状态,你就自然学会了,用身体本能替代情绪,指挥你的进食。
上海嘉会国际医院 高端体检
最后,如果你感觉到压力大了,最好把吃饭的时间留出来给自己独处,做到吃饭就是吃饭,吃饭不做其他事,不想其他问题。
慢慢练习,你会发现,你能够和食物友好相处,食物也不再是你的负担。
自我管理的第三部分,是给自己找个宣泄的出口。
无论是我们对糖的渴望,还是压力导致的血糖增高,都是正常的生理机制。如果一味去堵,忌口,憋着,压力和不满就会像洪水一样越积越多,最后崩溃而出。所以,找到自己的宣泄出口,也是自我管理的重要部分。
我归纳了两类最好用的出口,一是你的小习惯,二是舒缓运动。
小习惯,指的是烟、酒、茶、咖啡这些,拿来排解的东西。
在这些小习惯中,唯一完全不可取的是抽烟。大量的数据表明,抽烟会加速糖尿病的到来,还会加速各种并发症的发生。
酒呢,我们虽然不推荐你喝,但如果你有喝酒的习惯,不超过中量饮酒,也就是男性每周不超过7-14杯(一杯相当于250ml葡萄酒/一瓶啤酒/一两半低度白酒),女性减半,也没有证据看到它对血糖的坏处。
不过,酒精是明确的能量,可以升高血糖,因此糖尿病人喝酒要计入总能量,每克酒精7大卡。
对比烟酒,茶和咖啡,就是你完全可以保留的小乐趣。但要注意,是简简单单的茶和黑咖啡,不是茶饮料、咖啡饮料。咖啡可以加奶,但不能加别的。
除了这些小习惯,第二类宣泄出口,就是舒缓运动。
在所有舒缓运动中,只有两项运动得到了大部分医学证据的认可,那就是我们中国传统的太极和现下流行的瑜伽。你挑一个,学起来,每天至少三十分钟。而且这两个运动,不挑人,不挑场地,安全方便。压力大的那几天,不适合其他运动,但太极、瑜伽却可以天天来一段。
到这里,这一讲就进入尾声了。这几讲听下来,如果高血糖的生活方式处方,你都能做个七七八八,那么大概率你就用不到下一讲的药物治疗了。不过,近几年高血糖的药物治疗却是异军突起,气象万千,值得好好说一说。要想理解个中智慧,我们下一讲见。
进一步了解 高端体检 - 高端体检医院 - 高端体检医院套餐价格
高端体检套餐 全面高级2日体检套餐 - 癌症筛查体检套餐 - 心脑血管体检套餐
高端体检 服务案例 用户的真实服务感受